来源:西安创博苗木专业合作社 时间:2025-02-16 09:13:22 [举报]
大叶黄杨是灌木或小乔木,高0.6-2.2米,胸径5厘米;小枝四棱形(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,具钝棱和纵沟),光滑、无毛。叶革质或薄革质,卵形、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,长4-8厘米,宽1.5-3厘米(稀披针形,长达9厘米,或菱状卵形,宽达4厘米),先端渐尖,顶钝或锐,基部楔形或急尖,边缘下曲,叶面光亮,中脉在两面均凸出,侧脉多条,与中脉成40-50度角,通常两面均明显,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,其余均无毛;叶柄长2-3毫米。
园艺变种的繁殖,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。
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,1年后可与母株分离。
入冬前应于10月底至11月初浇足浇透防冻水;3月中旬也应浇足浇透返青水,这次水对植株全年的生长至关重要,因为春季风力较大且持续时间长,缺水会影响新叶的萌发。
白粉病
白粉病主要为害大叶黄杨的叶片和嫩梢。发病时叶片上着生有白色圆形斑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展,连接成不规则形大病斑。手摸可有白色粉状物。发病严重者,嫩叶畸形,老叶皱缩,嫩梢萎缩。华北中部从3月初至10月中下旬均有发病,病原菌在秋末和初冬产生灰色膜状菌层越冬,春天温度适宜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风雨和浇水传播。
防治方法:冬季及时清除落叶并烧毁;发病时,可喷施70%硫菌灵颗粒剂1000倍液、10%多效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,7-10天喷一次。连喷3-4次。可有效防治病害。
煤污病
煤污病主要侵染大叶黄杨的叶片,发病初期呈点片状煤烟状,以后逐渐扩大连接成片,重者可覆盖整个叶面,常出现薄片状,开裂、剥落。该病系多种煤污菌侵染所致,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、介壳虫等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上。在荫蔽、高湿、高温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发病。病菌以菌丝体、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寄主植物上越冬,翌春寄主植物上出现介壳虫和蚜虫排泄物或分泌物时,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便萌发,对植株叶片进行侵染,病菌可多次侵染,使病害反复发生。
防治方法:及时防治蚜虫、介壳虫;种植不可过密,及时修剪,加强通风透光,可喷洒0.3波美度石硫合剂2次。每15天喷一次。在发病初期,喷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每10天喷一次,连喷2-3次,可有效减轻病情。
防治方法:
(1)检疫措施防治:异地购苗时,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,防止害虫人为传播。
(2)加强园林养护管理:通过养护管理,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。实行轮栽,及时清园,将落叶、杂草、病虫枝等集中烧毁,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,合理施肥,增强植物抗性。合理修剪,使其通风透光,改变介类生存环境,削弱其繁殖力,减少危害。
(3)药剂防治:虫口密度不高时,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(1:50至100倍液)抹杀。若虫盛发期,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;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;1%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;2000至2500倍大力杀,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,连喷3次。
(4)保护寄生蜂等天敌。
标签:批发大叶黄杨,江安县大叶黄杨,苗圃基地大叶黄杨,种植大叶黄杨